女作家六六再次开炮,替朋友出面维权,控诉京东全球购第三方商家“售假”,并将京东也作为作为主要打击对象给予特别“关照”,引发了朋友圈一波刷屏潮。
随后,京东官方正式发布声明回应,声明消费者收到的货物并非假货,误会产生于商家错误的发出了其他品牌的商品,并已表示可以为消费者退货退款。但京东作为平台仲裁方,在商家并非售假的情况下,无权要求商家提供十倍赔偿。
此外,声明中也对六六本人的行为进行了回击,指出其文章中“大量引述了关于消费者与京东客服沟通的内容,我们经过调取录音和其他原始资料发现,内容存在多处严重不实,已经涉嫌夸大编造和诽谤”,六六在没有经过充分调查了解的情况下,仅凭其朋友的叙述和一面之词,就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账号和微博等公开平台发布与事实出入较大并存在恶意诋毁的文章,造成大范围传播,侵害了京东平台的信誉,京东将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这场消费者通过自媒体“维权”的剧情至此出现了反转,六六极有可能因此遭到法律起诉。相比此次事件本身,小编更愿意以六六为案例,从自媒体时代“大V”如何维权的角度进行解读,希望在未来的维权中,双方都可以理性的在法律范畴内进行沟通。六六作为作家、编剧,其参与的诸如《蜗居》等电视剧曾备受关注,加上其善于通过网络与外界沟通,以及其鲜明的话语风格,使其成为知名“大V”。此次通过自媒体发布的文章阅读量已超过100000+,影响力不可小觑。而这也不是其第一次公开怒怼京东,此前就因水果问题开撕过;并且还控诉过滴滴。
毫无疑问,消费者维权是其合法权益,但这必须建立在合理合法基础上。尤其像六六这样的大V来说,因其巨大的影响力,常理上,在公开维权时更应该慎重,更多基于事实层面进行维权,而减少甚至不用情绪化的语言。但在此次维权中,六六显然违背了这一常理。六六的核心诉求之一在于“假一赔十”,而如果要获得该权益,必须首先确定是否是假货。结合六六的文章和京东的声明,我们不难梳理出,六六朋友在京东全球购第三方商家订购了美国Comfort U 品牌护腰枕,收到的是美国Bluestone品牌型号为Contour U的护腰枕,这两款商品系不同品牌,该商家两款商品都有销售,并且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也有相同的两款商品在售,并非假货。按照规定,既然不是假货,就不存在“假一赔十”的情况。另外,对于下单商品与收到商品不符的情况,商家和京东都回应,发货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并愿意为消费者办理退款退货或换货,并承担相关的国际运费支出。
另一方面,在那篇维权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情绪化表述,甚至用“无赖京东”这样的标题。从网络传播角度而言,标题党更容易吸引眼球,但是对于严肃的消费维权,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行为,这样的表述极易招来麻烦。诸如“京东最大的问题就是出了问题,不解决问题。无论你在京东消费多少次,你没有信用体系,你消费不受保护,你反馈无门”。并且,六六特意加入了京东与阿里的纷争中,“京东一边指着淘宝鼻子骂淘宝卖假货,一边花大量人力物力,努力建设新型假货市场,透支人与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业信任关系。”这极容易引发大家往相反的方向思考。
对于京东这类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电商平台而言,“大V”如此公开怒怼,显然会引发不满,即使从纯商业角度考虑,京东也不希望平台出现假货,毕竟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商业利益。更何况六六此次维权中,出现了情绪化表述与事实严重不符。因此,京东在声明中称将采用法律手段维权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仅从大V角度而言,一旦出现如此维权怪象,轻则失去信任和影响力,重则遭遇法律诉讼,进而信任度和影响力受损。所谓“大V”正是基于网友们对其信任,而在这个信任比黄金还贵的时代,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基础,不要被不断的非常规行为所破坏。在很多时候,品牌商其实是畏惧大V的,很多企业选择“惹不起还躲不起”的策略。一个正常的商业社会中,这绝对是不正常的。在网络维权频发的当下,我们是时候应该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
拔高一点讲,公众人物作为能够影响大众舆论的重要意见领袖,实际上担负着相当重的责任,不管是形象还是言论,实际都很难再用“个人”这样的说法来逃避。公众人物的舆论谁来监管,没有事实依据的论断是否会裹挟舆论,如果公众人物的言论本身就掺杂着“假货”,那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呢?